时间:2018-10-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金堂人朱勇,和食用菌打了十多年的交道,一次南下取经,他将一种名叫秀珍菇的菌类带回金堂,让原本出现亏损的生意,开始发生了转折。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早上八点,金堂县青江镇荣华村秀珍菇生产基地已经迎来了第二批秀珍菇采摘。因为着急出货,工人们加快了节奏。

钢架上整齐摆放着圆柱形的菌棒,菌棒的两侧每隔二十四小时,就会长出新的秀珍菇,工人们每隔四个小时就会来采摘一次。

说到秀珍菇,这个名称来源于台湾,它是平菇的一种,但营养价值相当于牛奶。

42岁的朱勇和食用菌打了十多年的交道,年,他从种姬菇起家,一种就是12年。年,姬菇市场趋于饱和,他的价格也越卖越低。

朱勇说,姬菇是种在地上的,收获季节满地开花,鲜品销售不完时只有盐渍来保存,但是新鲜度达不到,价格自然上不去。

从那时起,他就在各地考察,当时,需求量大,生产厂家少的秀珍菇,就成了朱勇的重点考察对象。

当时朱勇以收购秀珍菇的名义去到了广州,很大的一家秀珍菇生产工厂,几经辗转联系到了管技术生产的彭师傅。交流取经过后,他回到金堂准备大干一场。

于是,朱勇和妻子把一部分姬菇生产基地改成了秀珍菇生成基地。

朱勇说,第一年我们差不多就亏了八十多万,一来设备不够,二来像培育姬菇用的老式做法,本应被淘汰。

八十万相当于姬菇三年的收益,这样的打击对朱勇夫妇来说是巨大的。

最终,改变,是夫妻俩共同商量的结果。秀珍菇一定要做,但是怎么做呢?朱勇想到了当初在广州工厂里的彭师傅。

年近70岁的彭师傅,在广州工作了20年,主要做秀珍菇技术方面的工作,过硬的工作能力,被朱勇一眼就看上了,他想挖师傅到四川来跟着他,但是也明显看出了师傅的犹豫。

彭泽生说出了自己的犹豫,究竟过来这边是什么样的环境和情况还没摸索好,不敢来,如果猛然过来以后,万一没把别人的事业做好,各方面的损失太大了。

而朱勇认为,找到了宝,就绝不放手。他和妻子都相信有了师傅的技术,他的秀珍菇就成功了一半。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考虑,彭师傅决定跟着朱勇来四川,一起创业。

来到这里的第一年,一切都是在起步和摸索阶段,用张春蓉的话说,师傅的到来是一加一大于三的效果。

朱勇的妻子张春蓉说,师傅很勤快、很能干,因为我们也懂技术,他也懂技术,我们就互相的配合。

按照朱勇的要求,他要打造无公害的农产品,那就要从技术、设备、管理上全方位的改变和创新。

秀珍菇的气温环境一般在28度到30度之间最好,12天为一个生长周期,就需要进行全面的低温杀菌,这样就避免了农药的使用。另外,秀珍菇的生长,完全依赖木质素,不会使用其它的添加剂。

目前,朱勇的秀珍菇基地占地11亩,共设有28个库棚,每年的五月到十月都是出菇期,高峰期每天的产量达斤,月收益3万多。

每天凌晨4点和晚上十点,是秀珍菇疯长的时期。这几天的气温有所变化,新增了早上8点的采摘。去年,朱勇的秀珍菇是第一年上市销售,两口子挣了十多万,今年就远远不止了。

改变和机遇,是朱勇和妻子一直提到的,也是他们一直所坚持的。目前,农场的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已经通过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肯定,更是一份责任。

朱勇表示,就像人的希望,他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吃不到卫生的东西。像我们现在这个年龄,正好是农业的改革,改革的就是农药的残留啊,无公害、有机之类的发展。所以一定要改变,一定要改变!

成都农业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ovalino.com/pgyy/85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