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马洪江,男,汉族,中共党员。偶然的机会,他注意到食用菌种植销售这一商机,成为藕塘村种植食用菌第一人。从年开始担任藕塘村党总支副书记,主抓村居党建,一改村居党建落后的面貌,党组织凝聚力大大增强,通过党建带动村居各项经济建设工作的开展。

勇于尝试,做勤劳致富带头人

马洪江,藕塘村一名普通村民,个子不高,憨厚老实,部队退役后干起了水产生意,经常在穿梭在各大批发市场的他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食用菌生产销售,凭借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他发现食用菌市场销路好,利润可观,于是萌生了种植销售食用菌的念头。到食用菌种植大镇泰州市姜堰区桥头镇考察学习几次后,说干就干,他着手在本村开始了自己的食用菌种植。

万事开头难,由于缺乏技术,再加上大棚设施条件欠缺等因素,情况并不理想。因为不懂通过控制温度来控制成长周期,食用菌有时大面积长出来导致无法及时采摘,摘下来的食用菌又由于没有销路只能大量的堆在冷库,眼看着成吨蘑菇变质只能倒掉,马洪江心急如焚。可是他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到,“哪能遇到点困难就放弃啊,现在做什么都不容易”,他淡淡的说。为了克服技术上的不足,他从福建请来了专业的技术人员,提供专业技术指导,自己跟在师傅后面,一点一点钻研学习,又购置了专业的设备改善大棚环境。为了打开销路,他开着车,拉上自己种出来的蘑菇,一趟趟的跑市场,一家家的推销,慢慢积攒着自己的客户资源。由于他种植的秀珍菇品种好,市场需求大,销路逐渐打开了。

生产渐渐稳定后,他又萌生了自制菌包的想法。他算了一笔帐,每个菌包如果购买人家制作的成品,成本在2.2每个,如果自己加工生产,一个成本至多在1.5。为了降低成本,他决心自制菌包。他在县工业园区租了几间厂房,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带着几名员工,马洪江又投入到菌包制作中。靠着吃苦耐劳肯钻研的精神,没多久就实现了自制菌包的计划,成功改变了以往菌包需要依赖从外地采购的模式。通过自制菌包,再使用自己生产的菌包来培育菌菇,成本得到了大大降低。在他位于园区的食用菌生产厂房,十几个生产车间的架子上整整齐齐的堆放着约12万个菌包。“这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他骄傲的告诉我们。

在仓库门口,他指着十几个泡沫箱子告诉我们,每天食用菌被人工采摘下来后,就被装进这些箱子里打包好,通过物流发往南京、常州、杭州、泰州等地的大型批发市场,有的时候客户也会自己开着车子从外地过来收购。目前他种植的秀珍菌市场价格稳定,销路也很好,利润可观,说起这些,他的脸上满是喜悦。

不忘初心,争做合格共产党员

因为能力突出,他被村里推选为藕塘村党总支副书记,负责村居党建。问起为什么在生意蒸蒸日上,平日已经非常忙碌的时候接手村里的工作,他说,自己从当兵起就一直跟着党走,觉得跟着党走有前途,找到奋斗的方向。在发展食用菌种植的初期,村里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我都记在心里,现在村里需要我,能为村里做点事,这是我的义务啊。

现在的他比以前更加忙碌了,为了做好村居党建,他积极学习,摸索工作方法。在他的带领下,通过规范党组织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收看远程教育,定期开展书记上党课,邀请镇上优秀党员代表李银江给大家做讲座等多种方式,夯实村居党建的根基。在他的努力下,藕塘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大大增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藕塘村的党建工作由原来的落后变成了先进,“七个一”、“四规范一提升”、“金财工程”、“三比三创三评”等活动都开展的有声有色,受到了党委政府的肯定和表彰。

问起他下一步的计划,他说要扩大藕塘村的食用菌种植,再多建几个大棚,多引进些好的品种,多创造些就业岗位,带动村里的百姓一起干,争取形成规模化生产销售,带动更多人一起致富。

工厂内现有约12万个自制的菌包,整整齐齐的摆放在架子上

从退伍军人,到食用菌种植大户,再到村居致富带头人,马洪江身上,我们看到了淳朴、坚持、信念。当前的新农村建设需要这样的致富带头人、村干部,他们锐意进取,不畏艰难,用智慧和勤劳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ovalino.com/pgyy/85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