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0-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经过春生夏长,时序进入秋收季节,此时气候从夏日的闷热,转趋干爽。从中医观点来看,秋天的主气为「燥」,人体特别需要水气滋润。此季的养生重点,在于清热润燥,借以舒缓燥气对人体所造成的不适。

养生关键:宜养肺、防秋燥、多运动

秋季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宜养肺

夏季易有手脚心热、心烦口干、粪便燥结等虚热病症,秋季宜适当的补阴调养,即「夏病秋治」。当燥邪入侵,最先受侵犯的是肺部,因此秋季首重养肺。养生应以平补、滋阴润肺为原则,饮食宜清淡,忌食肥腻、重咸、辛辣等食物,多吃味酸的水果,以符合秋季收敛的特性。

中医所谓的「肺」不仅指肺脏,还涵盖鼻子、鼻咽腔、支气管等呼吸道系统。秋天干燥,人体湿润度较为不足,津液缺乏则易口干、干咳、喉咙痒;肠胃道干燥,则会使粪便干结;皮肤干燥,则易搔痒。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秋天属金,对应于人体则为肺。肺主气,司呼吸,养肺首先要多做深呼吸,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以改善肺部的气血循环,修复肺部细胞。

防秋燥

秋燥是入秋感染燥邪而引发的疾病。病邪从口鼻入侵,造成口鼻、咽喉、肌肤干燥及干咳等症,尤其中老年人易因免疫力下降使得旧疾复发,宜多吃清润、温润的食物,须注意不可吃得过饱,以免造成肠胃积滞。

白色食物养肺

定义奶、蛋、白色蔬果、米、面、白肉(如鸡肉、鱼肉)

有益成分糖类、蛋白质、膳食纤维、钙、钾、萝卜硫素

健康作用

●调节体内水分●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排便●提供人体热能●修复身体细胞●维持骨骼健康●增强抵抗力●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改善高血压●杀菌、抗病毒

代表食材

全谷杂粮类:白米、糯米、糙米、小麦、薏仁、燕麦

蔬菜类:高丽菜、山药、马铃薯、莲藕、菱角、百合、白萝卜

水果类:水梨、甘蔗、香蕉、柚子

菇蕈类:白木耳、蘑菇、金针菇、杏鲍菇、秀珍菇

其他类:牛奶、鸡肉、鱼肉

多运动

秋天从事适当的运动,能提升肺部功能,强化免疫力和御寒力。一天中最佳的养肺时间是早上7~9点,此时若能从事慢跑、跳绳等有氧运动,能强健心肺功能。此外,多做做扩胸运动对养肺也有很大的帮助。在精神调养方面,应保持良好的睡眠品质,以乐观、平静的心态处事,避免秋日肃杀之气带来惆怅、忧郁等不良情绪。

秋季饮食重点

1少吃辣椒、葱、蒜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体内燥气。寒凉食物也应少吃。

2进食方式宜少量多餐,并选择容易咀嚼、消化的食物,并减少油脂的摄取。

秋季养生原则

1睡眠充足不熬夜,维持作息规律,以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2秋季气温下降,肌肉伸展能力降低、血管较易收缩,活动力趋缓,故运动不宜过于激烈,且应做好事前暖身准备。

秋季养生食补

1选择可「助肝气、敛肺气」的食材,借以强化呼吸道,如水梨、百合、莲藕等。

2多摄取酸味食物,如苹果、葡萄、杨桃、柠檬、柚子、山楂等,可生津滋润。

3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银耳等食材,可润燥养阴,适合秋季食用。

4秋天的燥气,容易对肺部造成负担。可多摄取白木耳、水梨、山药、百合、莲藕等,具滋润呼吸道作用的食物。

5热粥护胃补气,是秋天理想的早餐。

秋季容易发作的疾病

呼吸道疾病:感冒、咳嗽、喉咙发炎、气喘、过敏性鼻炎、肺炎。

肠胃道疾病:腹泻、便秘、十二指肠溃疡、肠胃炎。

皮肤疾病:皮肤干燥、掉发、口角炎。

精神疾病:失眠、忧郁症、躁郁症。

其他:关节炎、脑血管疾病。

资料来源:元气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昆明儿童白癜风
济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ovalino.com/pgsp/12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