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弯弯,山连山,百山祖下是菇乡,龙岩香菇是之祖……”浙江西南地区有一座山水环绕、风景秀丽的小城,小城里不仅有美景,还有山珍。这便是享有“香菇开史之地”“中国香菇城”美誉的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 庆元香菇种植始于多年前,当地一位名叫吴三公的农民在庆元龙岩村发明了人工栽培香菇“剁花法”和“惊蕈术”。从此,香菇生产便在当地生根发芽,一直延续至今。 历经年的风雨锤炼,香菇产业及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庆元县已形成了总面积平方公里的包括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下产业发展、香菇栽培和加工利用技术、香菇文化和地方民俗在内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年6月,农业部公布了20个传统农业系统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榜上有名。 庆元菇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剁花法”香菇栽培技术,总结了从选场、栽培、采摘到加工的一整套香菇生产体系。 为了适应四时节气变化,庆元农民合理地安排水稻种植与香菇栽培,形成了菇——稻轮作种植模式。他们在深山老林开展香菇栽培,选择适宜区域,合理间伐林木,将香菇栽培用过的材料当作燃料进行香菇烘烤,注重保护林木资源,形成了“自然丛林——林下香菇”的农业生产模式。该模式集水土保持和经济价值于一体,既充分利用了林地资源,又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对于香菇各项技术的摸索和发展模式的开拓外,庆元菇民世代在深山老林中劳作,创造形成了包括菇山语言“山寮白”、地方剧“二都戏”、香菇武功等绚丽多姿的香菇文化。沉淀了近千年历史的香菇文化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庆元人。 为了促进香菇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高庆元香菇的知名度,庆元县自年开始举办庆元香菇文化节,至今已举办十届。庆元香菇文化节主打“文化牌”,讲述庆元的“菇源文化”、生态文化等。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发布,“庆元香菇”品牌价值49.26亿元,品牌价值连续多年持续增长。 目前,庆元县有4.9万人从事香菇生产,其中有1万多菇农从事产品营销和外出技术开发,足迹遍布全国11个省多个市县;从事食用菌行业的企业多家,菌棒厂76个,年菌棒生产能力0万棒。 作为庆元县的支柱产业,香菇产业的发展备受瞩目。如何应对市场变化,如何拓宽香菇市场,让庆元香菇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第十届庆元香菇文化节上,正式发布的“庆元中国香菇指数”成为了一大亮点。“庆元中国香菇指数”是根据庆元香菇产业发展和香菇市场销售情况等多方数据构建的指数系统,全面反映庆元香菇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由香菇价格指数、香菇发展指数、香菇景气指数三部分组成。“庆元中国香菇指数”的发布,对香菇市场来说是一大助力,提高了庆元香菇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进而占领香菇品牌的制高点。 小香菇,大作为! 素材来自《浙江农业品牌故事》,浙江省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编) 赞赏 长按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北京白癜风专科治疗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