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3-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仲秋时节,我们来到位于海南区的华盛绿能(乌海)农业科技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占地7亩的漂亮玻璃房——智能温室。走进智能温室,温暖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明亮的大棚内一排排整齐的蔬菜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每一块“水晶板”照着豆角与黄瓜绿色的叶子,一眼望去,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眼前的情景,让人感觉不到“天凉好个秋”,却仿佛正处于“绿映红”的春天。

管理温室的是年逾60的姜福良。

姜福良告诉记者,华盛绿能(乌海)农业科技公司在村里建起了光伏农业大棚,不仅把曾经的盐碱地变成了绿色的土地,也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我是一棵树村的低保户,数岁大了,又没啥技术,出外打工根本就没人要。而华盛绿能(乌海)农业科技公司就建在我们村,离家近,又有优先解决贫困户就业的政策。我管理的这座智能温室,温度、湿度都由电脑控制,浇水、施肥也都智能化,不用我亲自动手。我只需干些拔杂草、吊线等活儿,每个月能有近元工资。庄户人家,没病没灾的足够用了。”姜福良笑着说。

说起光伏农业的特点,华盛绿能(乌海)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郝敏指着智能温室说:“这个玻璃温室就是光伏和农业完美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代表。棚顶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是55%透光的。一方面太阳能可以发电,另一方面还不遮挡农作物所需要的阳光,可发展农业种植。同时,智能温室采取了以色列无土栽培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成为展示现代农业的一个科技平台。”

智能温室展示着“绿色智能”,而其它光伏大棚中又藏着什么呢?

打开一座一半为发着蓝光的光伏板,一半是犹如水母般有着透明身体的大棚门,有股蘑菇的香味。一包包整齐码放的菌棒上,有的小蘑菇羞涩地隐藏,有的悄悄探出了小脑瓜,还有的落落大方伸展着小手,仿佛在欢迎客人。

郝敏告诉记者,这些蘑菇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秀珍菇。秀珍菇需要弱光环境,可以借助光伏大棚太阳能组件,起到遮光降温作用。光伏板遮光发电,既可有效利用太阳能,还能节约大量遮阳网,实现绿色发电的同时可减少污染。

“秀珍菇又叫‘味精菇’,因为它鲜美可口并且营养价值高很受市场欢迎。公司现有12个棚种植着秀珍菇,共计50万包。经过今年的种植,发现市场销路特别好,计划明年发展到万包。秀珍菇的种植不仅是我们公司的一个产业发展项目,还是我们和区政府共同做的一个扶贫项目。我们发展农业产业,区政府以扶贫资金入股,年底时公司会按股份给区政府分红。区政府会按规定把分红款给贫困户分发。这样一来,随着公司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区政府得到的分红就越来越多,有限的资金会像一粒种子一样生长、繁衍。由于公司的入驻,如今一棵树村的贫困村民可以有三块收入,第一块是我们承包土地给的租金,第二块是他们入园打工赚的工资,第三块就是我们每年给政府的分红资金。有了这三块收入,我们初步估计了一下,贫困户可以从原来年收入不到一万,增长为三到五万。”郝敏说。

听郝敏的介绍,管理蘑菇温室的温利平说:“我也是一棵树村的贫困户,每月在这里打工能挣元,家里还有几亩地,一年的收入也有近4万。”

据了解,华盛绿能(乌海)农业科技公司将光伏电站与高效设施农业项目相结合,建立起综合型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园在种植大棚棚顶安装太阳能板进行光伏发电,在棚内种植,实现了“一地两用”和农业生产与光伏发电双重效益。这种光伏发电与现代农业的综合开发利用模式,既节约了土地,增加土地产出效益,还能带动附近村民就业,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现在,温室大棚里不仅种植着反季节蔬菜和秀珍菇,还试种有多肉植物、养心菜、触留香、香菇、芦笋等高效益植物。

无土栽培果蔬产业、蚯蚓产业、食用菌产业、多彩花卉苗木产业……在盛绿能(乌海)农业科技公司一个个产业项目蓝图已绘就。这幅蓝图中,还有一个令人感动的规划——为了实现产业化扶贫,公司会将指定区域的成片空地、棚间空地以及部分设施大棚用于与村集体合作,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村民提供创业平台,不仅让贫困村民脱贫奔富裕,也能带动更多村民富起来。

来源:乌海日报海南时讯;活力海南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ovalino.com/pgsp/90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