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水秀的彭水,是食用菌的“福地”! 今天,娇娇妹带大家看一看 彭水食用菌的发展。 近日,娇娇妹在彭水县天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看到,几十名工人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工作,有的装填菌袋,有的准备原材料,干劲十足。在市场推动和政府扶持下,彭水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仅今年上半年全县已生产食用菌万标准袋,产值达到万元,种植技术日趋成熟。 绿皮绿色产业促增收 香菇、蘑菇、金针菇、秀珍菇、木耳等食用菌类已成为餐桌常用绿色食材,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备受广大食客喜爱。 走进天源农业有限公司岩东乡下坝村食用菌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娇娇妹看到工人们正在采摘新鲜菌菇,娴熟的身手、乐呵呵的表情,每天都能有近百元的收入让她们心里美滋滋的。同时,在基地学习了技术之后,还可以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发展种植,这样除了工资收入,还有生产经营收入。 吴群芳 “我以前在福建打工,家里和孩子根本没法照顾,现在在家附近就能找到工作,虽然工资稍微低点,但是能够照顾家庭,感觉挺不错的!” 据天源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代成都介绍,岩东乡刚好与食用菌的发源地之一浙江丽水的龙泉在同一纬度上,全年弱光照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独特的山水资源尤其适合菌类生长,加之立体气候,种植出来的菌菇味道特别鲜美。而且食用菌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稳定,是真正的绿色产业。 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彭水农业发展方向。菌菇企业的生产,不仅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更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带动地方群众的就业和增收。 食用菌 创新模式促增效 据代成都介绍,天源农业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超万元,平均每天生产鲜菇1吨左右。因为鲜菇品质好,每天都供不应求。目前已在广州江南市场、成都百佳市场、重庆双福市场以及海南、山东等地设立了销售网点,签订的经销协议客户均为国内品牌经销商,还被两家代理商指定为专供出口的种植基地。与此同时,公司投资万元建成年产鲜菇吨、菌袋万袋的生产工厂,成功培育出符合我县大部分地区气候、环境的优质品种4个,并取得了3项发明专利。 目前,彭水已有规模化生产企业4家,年制袋能力达万袋以上。在岩东下坝村、新田坨园村和马峰社区、靛水长岩村、龙塘黄金村、润溪白果村等建立了食用菌种植基地,总体面积为余亩,预计可种植1亿左右标准袋食用菌。栽培品种主要有秀珍菇、姬菇、香菇、木耳、羊肚菌、平菇、竹荪、灵芝等。已与余户签订种植合同,有效合作利用育苗大棚约3万平方米,带动了农户发展产业积极性,促进产业高效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据彭水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谢成培介绍,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构建起了上连市场、下连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不仅提升了食用菌生产质量,还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效能,全县努力实现种植食用菌万袋,年总产值1.5万吨,产值超过2亿元。 绿皮政策项目助推脱贫 近年来,彭水县委、县政府把食用菌产业发展确定为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脱贫的主导产业之一,出台了对设施设备、菌袋、技术培训、品牌建设、试点示范等方面的补助扶持政策,全力推进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 “公司正与当地贫困户商议,利用其闲置房屋种植食用菌,由公司统一提供标准化网格出菇,既节省出菇棚的投资又利用了闲置房屋,让贫困户不出家门也能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用实际行动助推脱贫攻坚。” 代成都 谢成培介绍,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彭水农技推广中心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菌种繁育、技术服务、基地建设、市场引导为重点,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努力把食用菌产业建设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作者 李绍标文/图 编辑 曹竹溪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注意啦!29日起,渝湘高速彭水段实施交通管制 牛!彭水美食就这样被她卖到了全国各地 重庆特色植物地图——彭水竟然是Ta“代言” 车主们注意啦!重庆高速路上持续低速行驶要遭罚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 赞赏 长按治疗白癜风的偏方白癜风的症状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