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自《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10+3”提升行动方案》实施以来,河池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不断提升河池市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推动河池市现代农业发展,为河池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当前工作开展情况

(一)产业发展基本情况1、粮食产业

年,河池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8万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万亩的%,全年粮食总产量.52万吨,完成全年计划任务万吨的.49%。

截止年9月底,预计河池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5万亩,完成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目标任务万亩的.86%,;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16万吨,完成全年计划任务万吨的.11%。

2、特色果业

年,河池市新种水果7.84万亩,水果面积92.63万亩,水果产量39.58万吨,实现水果产值9.98亿元。截至年8月底,河池市新种水果10.96万亩,比年同期增长18.61%。

水果面积预计96万亩,实现水果产量17.26万吨,实现水果产值6.18亿元,比年同期增长3.63%。

3、蔬菜产业

年,蔬菜种植面积.21万亩,完成目标任务万亩的.09%,;蔬菜总产量.46万吨,完成目标任务万吨的.37%.截止年9月底,河池市蔬菜种植面积97.万亩。

4、茶产业

年,茶叶种植面积0.万亩,茶叶总产量吨。截止年9月底,预计茶叶种植面积0.万亩,茶叶总产量吨。

5、蚕桑产业

年河池市桑园面积发展到82万亩;发放蚕种万张;鲜茧产量达11.5万吨。截止年9月底,河池市桑园面积85.1万亩,完成年度计划85万亩的目标任务。

6、食用菌产业

年河池市食用菌生产规模1.亿棒,产量.48吨,产值.09万元;年,食用菌生产规模1.亿棒,产量.35吨,产值.16万元,生产规模和产值分别比年增长3.57%、3.15%,产量比年减少1.97%。

截止年9月底,食用菌生产规模1.亿棒,产量万吨,产值.41万元。

7、富硒农业

年,河池市累计建立富硒农产品开发基地25个,示范基地面积达2.86万亩,参与富硒农产品开发的企业、合作社等发展到44家,开发富硒农产品品牌12个,富硒农产品总产量达吨,总产值4.29亿元。

8、有机循环农业

年,河池市桑枝食用菌生产规模和产量分达到9.37万棒和2.万吨以上,实现产值2.11亿元以上,生产规模和产量分别比年增加84.3万棒和.68万吨,产值基本持平;截至年9月底,河池市桑枝食用菌生产规模和产量分别达到万棒和0.16万吨以上,实现产值1.51亿元以上。

9、休闲农业

据农业部门统计,年底,河池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共个,较年增加31个;休闲农业从业人员人,较年增加人,其中农民人,较年增加人,带动农户41户,较年增加户;年接待游客人数达.22万人次,较年增加.07人次;农业旅游总收入达3.31亿元,较年增加0.27亿元,有3个景区被认定为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截至年9月底,河池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共个,较年增加68个;休闲农业从业人员人,较年增加人,其中农民9人,较年增加人,带动农户户,较年增加户;接待游客人数达.36万人次,较年增加36.21人次;农业旅游总收入达2.85亿元,较年增加0.01亿元。

(二)品种品质品牌提升情况1、粮食产业

近年来,河池市主要推广的优质稻新品种有中浙优系列、Y两优系列、宜香系列、野香优系列等优质高产新品种,打造了如南丹县巴平米、富硒米,宜州区“三姐牌”、宜州香米及野香优生态米,环江县生态富硒香米、生态富硒香糯,东兰墨米、兰木米、优质粳米,凤山县“百乐粳米”、“巴岗山贡米”等品牌。

年河池市种植的水稻品种有个,玉米品种有个,分别比年种植的水稻品种个、玉米品种个增加6个、减少11个。年河池市种植的水稻品种有个、玉米品种有个,分别比年增加43个、61个。截至年9月底,河池市推广杂交玉米面积.4万亩,优质稻种植面积.05万亩,超级稻种植面积93.15万亩。

2、特色果业

河池市种植的水果品种有柑桔类、桃、李、葡萄、红阳猕猴桃等20多个品种,在广西辖区市中种植品种最多。年以来,毛葡萄从3万亩发展到12万亩,年产量从0.9万吨增长到1.2万吨,增长33.3%;龙滩珍珠李从1.6万亩发展到12万多亩,年产量从吨增长到吨,分别增长%和.8%;红心香柚从0.5万亩发展到5万亩,年产量达吨,产值万元;红阳猕猴桃从0.1万亩发展到1.3万亩,年产量1吨,产值万元;优果率由65%提升到70%,水果品质得到有效提高。

年,河池市水果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共有23个,比年同期增长53.33%,其中获得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的有5个,比年同期增长%;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的有17个,比年同期增长15.38%;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有1个,比年同期增长%。截止年9月底,登记认证的“三品一标”产品42个,其中无公害产品34个,绿色食品3个,地理标志产品5个。

3、蚕桑产业

河池市在—年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河池市优质原料桑蚕基地建设项目,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河池市桑蚕品种品质品牌,实现了优质杂交桑推广率%,优良杂交蚕品种推广使用率%,方格簇推广使用率%,小蚕共育率76.5%以上。同时依靠科研,创新和推广“桑树优良品种成速丰产技术”、“小蚕共育标准化生产技术”、“大蚕简易大棚规范饲养技术”、“省力化蚕台育养蚕技术”、“省力化条桑育技术”、“熟蚕自动上蔟标准化”等新技术及省力化喂蚕机械、自动上蔟机械、桑树伐条机械等。

4、食用菌产业

截止目前,河池市成功培育宜州桑枝秀珍菇、南丹黑木耳、大化有机木耳等3个地方食用菌特色品牌;有7家食用菌生产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获得食用菌“三品一标”认证,其中4家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分别是宜州区廖哥山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秀珍菇、木耳)、宜州区农科菌业专业合作社(秀珍菇)、宜州区谊人桑杆菌业专业合作社(秀珍菇、木耳)、南丹县绿山缘种养专业合社(黑木耳),有3家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分别是宜州区宜源桑杆菌业有限公司(秀珍菇、木耳)、宜州区庆远镇六坡水库(秀珍菇、木耳)、大化县新大陆菌业有限公司(有机木耳、姬菇、榆黄蘑、香菇)。

5、富硒农业

目前,河池市已成功打造了“溪谷源记”富硒米、富硒巴平米、富硒巴岗山贡米等富硒稻米品牌,以及富硒食用菌、富硒山茶油、富硒珍珠李、富硒红心香柚等富硒农产品品牌12个。其中,广西中科群源公司生产的“溪谷源记”富硒米被评为年广西名优富硒农产品称号。另外,还有富硒茶叶、富硒干果等富硒品牌正在建设中。

6、休闲农业

年河池市有3个景区被认定为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截至年9月底,河池市已整理、上报了来自金城江、宜州、环江、南丹、巴马和大化等6个县(区)的“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申报材料,待自治区评定。

(三)主要亮点粮食产业方面

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优质粮食生产示范,河池市共建设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基地14片面积6.26万亩,如南丹县形成以巴平米、富硒米为主导产业的南丹绿稻花海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为中心,向南北两头延伸,年在5个乡镇的15个村实施1万亩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区,并向全县辐射,实现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全覆盖。

桑蚕产业方面

年河池市桑园面积发展到82万亩,发放蚕种万张,蚕茧产量达11万多吨,实现农业产值超过42亿元。桑园面积、饲养量、产茧量、养蚕效益、良种推广率和省力化养蚕等先进技术推广使用率等指标均排在全区乃至全国地级市的首位。

富硒农业方面

一是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经营创新模式。如:南丹县1年培育广西中科群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带动富硒农业发展。

二是助力脱贫攻坚效果明显。年,河池市把富硒农业作为河池市脱贫攻坚主要产业之一,引导广大贫困户发展富硒农业,据统计,河池市有1.万户贫困通过发展富硒农业,实现致富增收,实现了市委、市政府实施“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提出的农业提质增效、特色增效、品牌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实现了农民就地创业奔小康的新格局。

“三品一标”方面

河池市认真分析河池农业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引导、推进主导产品认证,服务特色产业发展,“三品一标”认证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年,组织、发动、指导明确认证登记申报主体45个、基地42个,申报认定(监管)基地面积50.4万亩,申报认证产品5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6个,绿色食品14个,有机产品1个,地理标志产品3个。

年底,河池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达98个,认定(监管)基地面积达.9万亩,申报认定基地面积继续保持全区前列。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选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对文章的真实性由原作者保留,本号不做承诺!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

综合:广西农业

法律顾问:广西欣和律师事务所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怎么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ovalino.com/pgyy/pgyy/80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