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2-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现在有了稳定收入,每月能挣多元,以前还真不敢想象。”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下马关镇南安村的闽宁绿丰农业菌菇种植基地里,正在忙碌的马忠梅高兴地说。

马忠梅是南安村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要照顾老人孩子,以往只能就近打零工。自从来到种植基地,因为工作勤恳、学习能力强,仅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她就从普通工人升为组长,负责管理工作。

“目前,在我们这个基地里上班的有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7人,残疾人用工9人,他们都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闽宁绿丰农业菌菇种植基地负责人曾仲明说。永春县政协委员曾仲明是该县食用菌专业大户,被称为“香菇大王”。年6月,应福建省第十一批援宁工作队之邀,他远赴宁夏创业扶贫。在同心县南安村,曾仲明深入分析当地村民蘑菇种植失败的经历,结合自己的食用菌培育经验,引进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利用当地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成功栽培平菇、香菇、秀珍菇、黑木耳等品种。近日,曾仲明又一次来到同心县南安村,一座座整齐的温室大棚展现在眼前。这里是闽宁绿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培育基地一期,该基地现有温室大棚多亩8.1万平方米、10条食用菌袋栽数控生产线,日产食用菌菌包5万袋,产品远销闽沪湘皖苏等地。“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和工资收入只是基础,让贫困户参与学习掌握生产技术才是产业扶贫的关键。”曾仲明说,为此,“绿丰公司”向贫困户开放大棚等生产设施,推广“五新”技术搭建产销桥梁,通过保底收购、无偿技术指导等方式,鼓励贫困户承包香菇菌包生产、发展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公司还吸纳村集体入股包装材料生产线,壮大贫困村的村集体经济。在完善基地食用菌袋栽数控生产线的基础上,曾仲明还建立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和冷链保鲜物流产业配套设备,着手建设集菌菇科学种植为一体的产、研、销、游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预计到年,园区年产鲜菇可达吨,初步培育发展农业旅游新动能。如今,同心县南安村已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菌菇加工营销体系,“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的生产模式,让企业、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共同致富、多赢共赢。

消息来源丨新福建记者黄枫通讯员苏福彬郑弘坤;图源丨泉州网

曾仲明是福建永春人,从21岁开始,从事食用菌种植19年,他从一个门外汉、愣头青,成长为食用菌种植能手,从一朵小蘑菇,闯出了一条致富路,从带动永春群众种植食用菌发展致富,到跨越千里在同心县下马关镇南安村带动当地农户一起种植食用菌增收脱贫,他用亲身行动书写了一个技术工匠别样人生。

在福建,他获得过“福建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泉州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泉州第五层次人才”、“泉州青年五四奖章”、“泉州市人才工作顾问”、“泉州市最美农民”、“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今年他被同心县委、政府授予“同心县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消息来源丨下马关之声

消息来源丨新福建记者黄枫通讯员苏福彬郑弘坤

图源丨泉州网、下马关之声

整理编辑丨小吴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永春一女子接一个电话被骗2万多元!警方紧急预警……●冠军是他!泉州市首届佛手茶制作职业技能竞赛在永春举办

●卖张银行卡赚数百元?8月份以来泉州人被惩戒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商城!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ovalino.com/pgyy/pgyy/117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