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之乡”的“种菇女状元” 她与姐妹们7年打了个漂亮“翻身仗”,实现脱贫致富 罗源“种菇女状元”黄銮英在菇棚里介绍秀珍菇 福州晚报记者郑瑞洋文/摄 失败时,她们越挫越勇从头再来;成功时,她们与乡亲共享发展成果。 在罗源县巾帼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有一支“种菇娘子军”。她们用行动诠释了为幸福而奋斗的真谛——社员全是女性,最多时达到人,用7年时间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实现脱贫致富。 越挫越勇“种菇娘子军”不服输 起步镇下长治村,地处“中国秀珍菇之乡”、福建省最大的秀珍菇生产基地——罗源县。 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下长治村的罗源县巾帼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眼下,这里一片忙碌:机器快速运转,工人用白色袋子封扎菌菇包,动作娴熟;钢构大棚里,二三十厘米长的菌菇包整齐堆叠,为5月份的出菇和上市作准备。 这家合作社成立于年,占地约亩,年生产规模为万袋,年产秀珍菇吨,产值多万元,是罗源县规模较大的三四家秀珍菇生产基地之一。 但谁能想得到,合作社最初只有几亩地,而创办者黄銮英是一个普通农妇。 19年前,29岁的黄銮英与4个好姐妹筹资20万元,租了5亩地,开始创业——种植秀珍菇。 “第一次因为虫害,我们亏了,一个好姐妹退出了。”黄銮英回忆说。 但是,她们没有放弃,整天与菇为伴,有时只睡三四个小时,最终创造了奇迹——4个月内,每人赚了1.68万元。 年,已是党员的黄銮英带头创办了巾帼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同时依托国家的惠农政策,建立了示范种植基地。 此后两三年内,社员从最初的10名增加到名,包含了起步、鉴江等7个乡镇的村民,其中还有一些畲族群众。 然而,年因为台风“苏迪罗”,合作社遭受重创。 “洪水有两米高,万袋菌菇包被冲走,机器、大棚损坏严重,损失上千万元,社员也走了一半。”黄銮英说到这里时,有点哽咽。 “当时,政府和银行都愿意帮我们,他们说‘真正有价值的不是菇棚,而是你们的品格’。”在黄銮英看来,“可能是因为我们不肯服输吧!” 通过向银行贷款万元,加上社员们的努力,半年后,合作社“活”了过来。 共享发展村民打一场“翻身仗” 幸福,不单来源于自己创业致富,更来自于和乡亲们打个“翻身仗”,一起脱贫致富。 “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共享。”这是黄銮英等人创办合作社的初衷。 作为市级食用菌龙头企业,合作社多年来一直在扶贫济困,已经帮助28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一方面,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款入股,每年可以保底分红元,期限为3年(年至年),另一方面他们还能获得就业机会。 贫困户王保锭因残致贫,在合作社里做杂工,每月可以获得元。 黄宝雨也是因残致贫,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合作社里开铲车,每个月有元的收入。 经过7年的奋斗,合作社工人的平均工资在元左右,社员人均年收益在3万元以上。 “我和奶奶相依为命,以前没啥收入。后来,我去合作社打工,每月工资有元,我还学了很多种菇的知识。”村民雷荣新说。 “我们这里的套袋工人每个月工资有元,采菇工每个月元,入社还有分红呢!”一名社员欣喜地说。 如今,罗源县巾帼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已成为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培训为一体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后被授予“福建省巾帼创业示范基地”“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等称号。 黄銮英成了名副其实的“种菇女状元”,全国众多种菇户都向她学习经验。 黄銮英告诉记者,合作社将继续与村民分享优良品种、专业技术和销售渠道,把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共享发展”。 内容来源:福州晚报 编辑整理:罗源湾新闻网(订阅号) 直接点击以下关键词 -便民信息- 招聘 房产 拼车 二手 免费发布 宠物 爆料 家装 婚庆 下载罗源人都在用的APP赞赏 长按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费一般是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