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提示:点击上方仪征风情↑   我市年度“仪征好人”候选人黎祥云入选今年1月份“敬业奉献”类别的“中国好人榜”候选人。请大家一起动手,在1月31日前为我们仪征人黎祥云投票。大家可以登陆“中国好人榜”1月投票评议活动页面(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在“敬业奉献投票”第位候选人黎祥云下方方框中打“√”号,然后在页面左下方输入验证码,点击“投票”。提醒一下,该网站的验证码提取、投票提交需要一定时间,请大家耐心一点哦。此外,大家还可以登录中国文明网文明论坛跟帖,为好人好事点赞点评。

黎祥云:不走寻常路的“蘑菇王”

↑黎祥云,年生,刘集镇铁牌村村民,仪征市冠益食用菌公司总经理。

  在有着扬州西郊后花园之称的刘集镇,冠益食用菌总经理中是乡亲们眼中的蘑菇大王,他种植出的“摇钱菇”虽与“摇钱树”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功能却相差不了多少。

  

  对于人们口中的“摇钱菇”,黎祥云解释说:“将蘑菇比作‘摇钱菇’一点也不假,就拿袖珍菇来说,别看它个头小,价格却不低,一公斤十几块,一亩蘑菇大棚能有1万根菌棒,而每根菌棒一年能生长出7元的菌菇,这样亩产大约在7万元,除去成本一亩田能赚2—3万元,这是种田收入的20多倍。因此将蘑菇称作‘摇钱菇’可谓名副其实。”

  年底才落户刘集镇的冠益食用菌有限公司毫不起眼,租赁的土地也仅有亩,但是该公司产出的效益却很可观。该公司负责人黎祥云说:“年我们年产鲜菇吨,实现年利润万元、销售收入万元。”   冠益不但拓出了大市场,也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收益,年消耗秸秆万公斤,带动50户农户种植蘑菇,每户增收4万多元。   黎祥云是地地道道的刘集镇铁牌村人,今年只有30岁。黎祥云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19岁从南京金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他没有选择打工,而是自主创业,投资20多万元在常州市开了一家饭店。饭店店面不大,可由于紧靠综合市场,再加上他肯吃苦,生意做得不错。黎祥云每天早上不到5点钟就起床买菜,每天到深夜十二点才能休息。母子俩一个做厨师、一个做服务员,硬是打出了一片天。   黎祥云饭店生意虽做得红火,可他一直在琢磨转行。在经营饭店时,他发觉蘑菇等食用菌很受市民欢迎,于是果断于年回到了刘集镇,在铁牌村东田组搞起了蘑菇大棚。当时一期工程建了30座大棚种植双孢菇。在创业初期,黎祥云吃尽了苦头。在建大棚时,黎祥云跟着师傅搭大棚,不小心造成右脚大拇指撕裂性骨折,忍着伤痛他没有休息,继续着自己的事业。年8月,第一批蘑菇出来了,按照约定货要送往常州,途中因为车子坏了,到了凌晨三点多钟他才赶到常州,可是错过了与经销商约定的时间,经销商不再代理销售他的蘑菇。黎祥云只得自己在常州摆摊卖蘑菇,这一趟黎祥云损失了好几万元。可是,他并没有退缩,又回家采摘起了蘑菇,那一次一个星期七天七夜,他每天只睡2个多小时,没日没夜地忙碌。   艰辛的努力终于收获了回报,蘑菇的种植规模逐渐由每天出产几百斤一下子扩展到近1吨,但是一场不期而至的风暴,差一点将黎祥云的梦想击碎。年一场台风,不光刮坏了黎祥云的蘑菇大棚,连他住的生活用房都被刮倒了,更让黎祥云心疼的是,二十几万平方米的菌种全部被毁,望着眼前倒塌的房屋、东倒西歪的竹架大棚,黎祥云流下了眼泪。可台风没有压倒黎祥云,60多万元的损失也没有让他退却,他选择了坚强面对。   经过重建,他的蘑菇生产基地重新焕发出了往日的生机,蘑菇销售渐渐在市场站稳了脚跟。谈起市场开发,令黎祥云记忆深刻的除了第一次货出来卖不出之外,还有就是南京市场的拓展。为了打开南京市场,黎祥云到南京蔬菜批发市场摆摊。那段时间,他吃住都在南京,每天天不亮就出摊,大家都收摊了,只有他一个人苦苦坚持着,硬是靠着优势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成功拿下了南京市场,并与北京华联超市南京采购中心签订了供货协议,每天向采购中心提供—0斤的鲜菇。现在君祥的鲜菇在南京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0%。   黎祥云点石成金将小蘑菇变成了“摇钱菇”,就在人们以为他这下可以消停的时候,黎祥云作出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决定,就是培育菌种。从事蘑菇行业的都晓得,培育菌种投入大、风险高,人们不理解黎祥云为什么这样做?许多人都劝他,黎祥云你赚得也不少了,何必冒那个风险。黎祥云却不这么看,他说:“做事业不能满足安于现状,要是安于现状的话当初我就不搞蘑菇种植被了。”   可随之而来的挫折,令黎祥云没有想到。起初黎祥云看着菇床上长势喜人的菌种还觉得十分高兴,谁知到了年底,却发现菌种根本不发菌,这一下黎祥云傻了眼。不出菌,意味着在春节蘑菇上市的旺季,他却拿不出蘑菇来。不但合同无法履约,就是市场也受到了影响,一部分客户也流失了。菌种培育失败,让黎祥云一下子损失了多万元。在打击面前,黎祥云沉默下来,是向后,采取保守战略,还是向前,继续培育菌种?黎祥云陷入痛苦的抉择之中。   在经过几天的挣扎过后,黎祥云毅然决定昂首向前进。黎祥云自己钻研摸索,克服了菌种培育的技术难题,终于成功培育出品种双孢菇。不光在菌种培育上黎祥云勇于探索,在蘑菇的种植技术上黎祥云从没有停止过钻研,现在的他已成为蘑菇种植的行家里手。   冠益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带领周边群众通过种植蘑菇发家致富。刘集镇古井村村民李万英过去在玩具厂打工,一年只能挣1万多元,他的丈夫在外打散工。两口子一年忙到头,除去生活开支的话,也落不下多少钱。年李万英同丈夫租了冠益的两个大棚进行蘑菇种植。为了解决村民资金不足难致富的难题,冠益采取的是自建大棚,然后返租给村民的方法,同时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和蘑菇保底价收购。这样,李万英根本不用考虑资金、销路等问题,她只需种好蘑菇就可以了。自从种了蘑菇后,李万英目前一年的纯收入达到6万多元。   在市场渠道稳定的前提下,冠益并没有满足于眼前取得的发展成绩,而是上马了第二期工程,投入万元,新建了工厂化大棚四座。工厂化大棚去年上半年建设,当年9月份投产,新项目帮助冠益实现了周年化、工厂化生产,使得冠益一年四季都能出新鲜蘑菇。过去一年出两季双孢菇,现在冠益年出鲜菇达到24万公斤。新项目为冠益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一年为冠益增加产值达万元。   蘑菇大王黎祥云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他在建好生产基地的同时,一方面,不断丰富蘑菇的种植品种,搞起了香菇、秀珍菇,目前,他的香菇种植基地达到多亩,规模在扬州位居前列;另一方面,他在产业链的上延下伸做文章,上马了冷链物流,建起了蘑菇物流基地。随着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黎祥云积极带动周边的农户种植蘑菇,让蘑菇成为乡邻们共同的摇钱菇,现在刘集镇铁牌在、建军等村的近百户农民跟着他走上了致富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登陆投票网页↓↓↓

赞赏

长按







































北京哪治白癜风治得好
北京有效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ovalino.com/pgtx/80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