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海南日报记者邓钰

  10月26日,万宁市礼纪镇,海南农垦东新农场公司(以下简称海垦东新)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出菇房内,一朵朵鲜嫩的秀珍菇从菌包中探出头来,层层叠叠堆起一堵堵密实的“菇墙”。工人手拿剪刀,穿梭其间忙碌采收。

  “它们的生活可不一般,吃住都靠‘高科技’。”采菇工人说,基地为秀珍菇配备了“中央厨房”和“智能家居”,让它们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宅家”生活。

  去年以来,海垦东新以科技为依托,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建设现代化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在提产能保供给、兜牢“菜篮子”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一场一品”建设,促进食用菌种植产业现代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10月24日,海南农垦东新农场公司食用菌种植基地,技术人员在查看秀珍菇生长情况。海南日报记者袁琛摄

  秀珍菇的幸福生活

  配“智能家居”吃“中央厨房”

  踏进海垦东新的智能出菇房,一股浓烈的香味扑面而来。

  房中菇架整齐林立,乳白的菇柄从菌包两侧争相探出。“前方”成熟菇的菇盖灰中带黑,肉质厚实;“后方”幼菇,正密密麻麻地争相长大。

  记者注意到,智能出菇房配备了控温、控湿等系统,让秀珍菇“安枕无忧”。

  “秀珍菇很娇嫩,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吓到它们。”海垦东新食用菌种植副总经理邹青山介绍,出菇房配备的是“智能家居”,在智能环境操控下,维持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控制,让秀珍菇安心成长。

  最重要的是,“智能家居”让秀珍菇一年四季都可以茁壮生长。过去,秀珍菇多采用大棚种植方式,极易受到气温、湿度等影响,一年出菇期仅有5个月左右,且易导致出菇质量问题。如今依托新技术,智能出菇房可以做到天出菇。

  “菌包培育上架后,大概五六天就能出菇,2天采完下架。”邹青山说,“菌包内的营养物质可以在短时间内全力供给,使秀珍菇的质量和口感更好。”

  这些关键的菌包来自秀珍菇的“中央厨房”——菌包生产车间。这里配备了菌包搅拌、全自动袋装、灭菌等自动化设备,极大提高了菌包制作的效果。

  橡胶木屑、麦麸、玉米芯……诸多原料进入自动化生产线后,经过粉碎、装袋等流程,高效出包,再由铲车批量送入高压灭菌灶灭杂菌。

  在车间里,仅需几人管理2台装袋机,一天能出袋近2万包,比传统人工装袋效率提高一倍以上。

  在出菇环节,工人检查秀珍菇产品质量。海南日报记者袁琛摄

  新农人的新鲜体验

  用科技养菇管智慧工厂

  “菇房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全部要了然于心。”在智能出菇房,“95后”技术人员孙邦耀每天都要认真查看这些生长参数。他介绍,希望借助智能设施的精准化控制,探索出一套可复制的种植参数。

  在基地建设和管理中,海垦东新引入一批“90”后员工,通过轮岗、培训、交流等多重方式提升技能,力求培养出一支懂技术、能创新的新农人队伍。

  “数字化设施的使用,只是生产转型的一个环节。我们意识到科技是农业转型的根本动力。”海垦东新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不断将科技创新理念植入生产管理和人员培养等环节,达到生产标准化,推动食用菌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用科技养菇,成为基地新农人的新鲜体验。从拌料、装袋(瓶)、灭菌、冷却、接种、培菌等环节,都变得省心省力。

  尤其是在接种、养菌环节,海垦东新不再采用传统的固体菌种模式,而是探索更为先进的液体菌种接种技术。

  在基地无菌接种车间,随着流水线快速运转,自动化接种机稳定地向一个个菌包里注入液体菌种,并为菌包封口扣盖,整个过程仅需几秒钟。

  业内人士介绍,传统的秀珍菇养殖模式多采用固体菌种种植,需要依托大量人工植入菌包,除了费时费力,这一过程还容易出现菌种不稳定、感染杂菌等问题,影响出菌率。而利用标准化生产线,植入液体菌种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菌包的病害率。

  工人搬运菌包生产原料。海南日报记者袁琛摄

  新技术的采用并非一帆风顺。在液体菌种试种最初,也出现了出菌率低、品质不稳定等现象。

  自基地今年2月试生产以来,这群年轻的技术人员不断开展种植实验,并多次对设备进行技术参数调整,在反复实验中,探索出了从菌包制作、菌种植入、菌丝培养到智能出菇的“一条龙”智能化流程。

  目前,基地把信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应用于整个食用菌生产流程,实现智能化、精确化管理。“从目前的几批秀珍菇产量、质量和销路看,产业渐入佳境。”海垦东新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该基地的秀珍菇稳定销往海口、三亚等地农贸市场,颇受市场好评。

  技术人员检查生产设备。海南日报记者袁琛摄

  新农业的海垦探索

  现代化转型全链条建设

  秀珍菇的智能“宅家”生活,是海垦企业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鲜明例证。

  海垦东新依托科技引领,将食用菌从田地里、大棚中转移到工厂内,促进食用菌产业向数据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秀珍菇的蓬勃生长,在为企业带来红利的同时,也让周边村民品尝到家门口就业的甜头。

  “菇柄要两指余宽,菇盖必须肉厚色亮……”今年,礼纪镇老梁村村民曾宝玉成功应聘成为基地的采摘工人。她将各项采摘标准了然于心,“在这里每月工资有多元,既能挣钱,还能顾家。”

  目前,该基地已带动近70人务工就业。下一步,海垦东新还将在食用菌种植基地生产端、销售端持续发力,在提升产品品质上下功夫,并向菌包制作、食用菌种植、食用菌储存深加工、利用废弃菌包生产有机肥等全产业链延伸,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一场一品”建设。

  (海南日报万城10月26日电)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ovalino.com/pgst/pgst/158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