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县按照“兴园区、建基地、强龙头、聚合力”的思路,创新5大改革举措,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目前全县共有农业园区40个,其中省部级4个,市级5个,县级31个,形成了三级园区集群发展格局。 1一次性大规模流转土地,创新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流转模式。 一是创新园区的反租倒包模式。名州镇裴家峁村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协调,将全村户农民承包的亩耕地以每亩每年90元的价格租赁回来,进行统一整理和集中开发,最后以招租的形式吸引农户或企业落地本村,建设创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二是绿源生态示范园的土地出租模式。通过承包集体山地、租包农户的承包地等方式,实现经营土地面积达亩,形成了核桃标准示范园、山地有机农业示范园和育苗基地“三大板块”布局。 三是华东农业园区的土地入股模式。崔家湾镇蒲家圪崂村村民将自己的承包地以股份入股的形式与本村民营企业家共同开发农业项目,流转土地亩,最终按股分红,目前初步建成了以葡萄园、温室大棚、养殖场等为主的省级农业示范园区。 四是圪针湾万亩核桃示范园的土地转包模式。满堂川乡圪针湾村将亩耕地转包给村民曹东生,用于栽植核桃,建立核桃生产基地。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周边14个村组的村民先后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栽植核桃树,逐渐发展核桃栽植达亩。 目前,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共流转耕地15.1万亩,形成了“产业组织主导、出让土地农民参与、市场化运作、政府监管”的一套较为完备的土地流转机制。 2创新“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能人牵头、集体参与”的新模式。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鼓励引导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王浩春等一大批青年企业家积极响应,发挥它们思维活跃、敢闯敢干的激情与活力。期间,政府在政策和项目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政府的支持给所在地村民吃了定心丸,在村集体的号召下,积极参与进来,形成了全县上下积极投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良好发展氛围。以创新农业园区为例,今年把园区定为产业建设年,通过政府出项目、企业融资金、村民出劳力、集体搞管理,园区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共整合农业、扶贫、水务、林业十多个部门项目资金万元,投资万元完成了道路、整地、观光亭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万元建成温室大棚亩,完成瓜果采摘区面积亩;投资万元实施引水项目,完成抽水站1处、蓄水池2座;投资万元完成太阳能路灯建设;投资万元完成造林绿化项目建设。共争取社会融资万元,引资引进企业18户,其中养殖3户,农副产品加工3户,大棚种植12户,园区已初见成效。 3创新建立“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双赢目标。 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中,企业主导、集体决策、全民参与的经营理念已成为全县的普遍共识,“合作社+企业+农户”、“党支部+企业+农户”等发展模式全面推广。恒业食用菌种植园区主要经营种植平菇、杏鲍菇、金针菇,并将覆盖发展大球盖菇、秀珍菇、姬菇、香菇、猴头菇、虫草和黑木耳,是榆林市唯一一家采用液体菌种技术,工厂化栽培食用菌的现代化农业企业,按公司+基地+农户,互惠互利的思路,以公司和农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互动种养,带动农户增收实现互利双赢,发展食用菌种殖、牛羊养殖与废弃菌糠利用为一体的综合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总投资2万元,已完成投资万元,目前年收益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日产新鲜食用菌公斤,年生产能力达到吨,年生产香菇0万斤,年产值0万元。以此可带动周边农户0余人,户均年创收5万余元。 4创新推动现代农业与休闲观光农业融合发展。 创新园区等9个省市级园区规划建设坚持集观光、休闲、娱乐、饮食、住宿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提高园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功能。绿源核桃标准示范园着力打造草莓采摘园、农耕体验园、黄土红色文化展示带、水上休闲垂钓中心、农家乐餐饮等绿色生态观光园。创新园区总体定位是以打造特色果蔬采摘为主攻方向,融产业、文化、艺术、娱乐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园区,概括为“一心、一带、七区”:“一心”即中心景观区,“一带”即主干道两边文化景观展示带,“七区”主要包括:温室大棚林果采摘区、入口展示区、农事体验区、山地特色林果采摘区、养殖区、生态农庄景观区、农家乐休闲娱乐区等。让游客在随意欣赏和领略田园风光、乌语花香的同时,尽情享受和体会农村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实现回归自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美好愿望。 5有效实现农业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合一”。 绿源生态示范园形成了以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建设和天然降水(集雨窖等)高效利用为基础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耕还林还草、草畜及有机农业产业化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实现经营土地面积达亩,建成核桃标准示范园2亩、山地有机农业示范区亩和育苗基地亩,将杂草丛生、破败不堪的荒山,建设成为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农业园区,让农村更美、生态更优,形成“山青、水秀、果香、村美”的幸福家园。在农业园区的带动下,农民通过土地、资金、劳力入股,农民收入渠道更趋多元,华东省级农业园区所在的蒲家圪崂村,通过分红、劳务等有效增加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元,率先实现小康村的奋斗目标;绿源生态示范园涉及8个乡镇、23个行政村,为周边农村富裕劳动力提供多个就业岗位,持续有效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来源:绥德改革) --刘树雄 --宋渊博 脱贫攻坚指挥中心赞赏 长按上海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科学消除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