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发布 广度视角深度影响 服务群众推介泸县 眼下,秀珍菇正值采摘期,在云锦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里,大棚内密密麻麻的菌包摆放得整整齐齐,一个个秀珍菇长势喜人,鲜嫩饱满,村民们正提着一个个塑料桶,穿梭于出菇架之间,忙着采摘秀珍菇。“秀珍菇生长特别快,每天采摘,每天都有新菇长出来。我一个人每天可以采摘斤左右,能挣多元钱。”说起这些秀珍菇,云锦镇天台寺村三社的贫困户刘德芬说她要特别感谢李老板,是他给村民们提供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刘德芬口中的李老板就是云锦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的负责人李云川。李云川生在一户普通农户家庭,乡村的成长经历,让他与乡土有着割舍不断的深厚感情。年,李云川结束了在外漂泊的生活,在县人社局、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和当地政府的回引下,注册资金万元成立了泸县颜氏食用菌种植专合社。李云川告诉记者,他是年的时候随舅舅一起到江苏学习种植食用菌,经过几年小规模探索种植,积累了成熟的种植经验和技术。所以,他一回到家乡,就流转土地亩,因为在他看来,要有足够的量,足够的规模,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秀珍菇属于低温菌种,温度越低,长得越慢,菇质越好。为了让产品越来越好,李云川严把质量关,精选菌包原材料,所有菌包都是由木屑、棉子壳、麦麸、油饼组成。一个合格的菌包,前期要经过60天的发酵,12个小时度的高温灭菌,在接种45天过后,才能够产出成熟的秀珍菇。李云川说,因为重质量,产业园的蘑菇不愁销路,他们采取的是批发销售,根据秀珍菇的品相和质量,每斤价格在4.5元—6.6元之间。现在每天能采摘秀珍菇斤左右,每天产值能达到3万多元。目前,李云川共流转土地多亩,累计建立21个大棚,每个大棚约有袋菌包,每天有60人左右在创业园里干活。在李云川的带领下,云锦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稳步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秀珍菇种植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云锦镇天台村第一书记周仁礼说:“年至今,已经累计有一万人次在扶贫产业园里面务工。同时,李云川也在积极加强蘑菇种植技术培训和推广,带动周边群众和更多的返乡人员、贫困户一起种植蘑菇,园区提供菌种和大棚,帮助他们推销产品,实现共同致富。”目前,云锦镇天台寺村已经成立了一个食用菌专合社和2个食用菌家庭农场,累计引领了30户发展食用菌家庭种植,目前全村已建成投入使用44个种植大棚,基本形成了“育-培-供-销”全产业链,成为泸县食用菌种植规模最大的基地。年全村计划产出菌包万包,产量万斤,预计产值万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朋友圈分享 文图丨柯娟曾佐然陈建平 采访支持丨洪林 编辑丨柯娟 校对丨梁孟何勇 责编丨钟纪亚刘轶 监制丨黄祖泉 泸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邮箱:luxianimage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ovalino.com/pgst/107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