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8/5941620.html 本文转自:昆明日报 在阿诗玛的故乡——石林县长湖镇阿着底村(阿着底,彝语意为美丽富饶的地方),金兰仙家的院子里长出了一簇簇平菇。黑色的菌棚里,鲜嫩肥美的菌子争先探头,等待采摘。这些平菇将被运往贵州,为人们带来“高原一口鲜”。 平菇,又名秀珍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太好了!在家就能采菌子。”金兰仙高兴地说,在自家院子里围起12.5平方米的菌棚,一天浇三四次水,勤快照料着,注意通风和采光,平菇长势喜人。“每公斤菌子的收购价是6元,四季都能种,一年能增收2万元。”金兰仙算了一笔账。 这是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开展的乡村振兴庭院经济“微菌园”项目。日前,国家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庭院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新赛道、新亮点。 庭院经济投资少、见效快、经营灵活,产品易市场化,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既能让村民就近就业创业,还能免去奔波之苦,一家老小其乐融融。 今年10月底,石林“微菌园”项目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免费向阿着底村7户示范户赠送个平菇菌袋。“简单、标准、规模”是阿着底村种植平菇的金字决。政策引导、技术培训、24小时线上专家答疑,统一服务、统一标准、统一收购,销售兜底,让农户吃下了“定心丸”。 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级农艺师孙跃明说,高品质的有机平菇需要优质的空气和地理条件。阿着底村依山傍水,海拔在米以上,全年日照在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能够满足平菇的生长需求,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种。首批“微菌园”已经试种成功,有不少农户想要加入。未来,石林县还将探索应季鸡油菌、金针菇等种植工作。 庭院、阁楼、烤棚……从一个小小的菌棚里,农户不一会就搬出了五六筐平菇。石林的平菇色黑、肉厚,口味脆滑,比其他地方出产的平菇更鲜、更嫩。收购商赖礼福赞不绝口:“没想到两天就收了多公斤,太好了。”从跟人种菌子,到今年自己包下25亩地专门种菌子,再到收购菌子,赖礼福走在致富路上信心满满。 标准不降,庭院不闲,“微菌园”让村民家里季季种菌子、天天有进账,当“园长”不用愁。明年4月,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微菌园”项目将投资多万元建设菌包厂,辐射整个村委会多户农户,预计产值万元,每户增收2万元。同时,通过阿着底村的示范种植,庭院经济“微菌园”项目将逐步推广到石林县大可乡水尾村、岩子脚村,圭山镇尾乍黑村及小圭山村,产业驱动助力贫困户增收致富。 走进阿着底村,乡村振兴的大道已经铺开,大门打开,庭院如画,坐下来尝尝彝家香醇的美酒、原生态的小菜,不拘束于语言,各民族同欢共喜,载歌载舞,心甘情愿当一回新时代的耀眼“农村人”。 蓝天如洗,山下的庭院里枫叶黄、柿子红,村民毕雄在菌棚旁拾掇着石头造景。在平方米的庭院里,他除了要天天收菌子,还准备着别的新玩场。“杀猪饭的时候要来啊,我在家,不出去打工了。”毕雄一边拾掇着,一边吆喝邻居来家里坐坐。 记者任翊翔通讯员魏溪玥蒋乐报道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ovalino.com/pgsp/pgsp/159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