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志明是明城罗塘村人,靠在村里开士多为生 2013年,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的覃柳杨毅然放下了在高要经营多年的煤炭生意,来到丈夫的老家高明更合镇陀程村开始创业 “接下来,我要带动更多残疾人致富”覃柳杨表示,她将致力发展一村一菇种植模式,吸引更多种植户,形成一个蘑菇产业链,真正给乡亲和残疾人带来收益 36岁的覃柳杨是广西人,从2013年开始,她花了3年时间,建了高明区鹏鹄食用菌业基地,带动了村民和一批残疾人致富,被当地村民和残疾朋友亲切地称为“柳姑娘” 目前,覃柳杨的蘑菇种植基地已建成以银耳、竹荪为拳头,虫草花、秀珍菇等20多个品种的种植示范区域150 亩,45个大棚规模,形成集科普、休闲、观光、饮食于一体的农场休闲旅游经济基地,并逐步探索农秀珍菇种植技术视频场分块面向终端家庭用户承包种植及受托种植管理等新型农场开发模式 016-03-15 06:16:16.0女老板摇身一变成菇农 带动残疾人致富佛山新闻 种菇创业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 3月8日,记者来到鹏鹄食用菌业基地,在一个占地2亩多的大棚里,身材娇小的覃柳杨和同事们正在紧忙碌地指导着残疾人“依靠蘑菇创业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辛酸”覃柳杨说 2015年11月,由市残联指导、残疾人自发组织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佛山市唯健坊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高明鹏鹄菌业有限公司正式挂牌现在,唯健坊、樵福种养殖有限公司近百名残疾人在她的帮助下,已掌握了食用菌种养技术,产品产销步上了正轨 (佛山日报记者张映红) “幸亏有了市、区残联和覃姑娘的帮助,合作社的菇菌种植才进展得这么顺利秀珍菇种植成本”提到覃柳杨,唯健坊种养合作社的残疾人心中充满了感激 学技术、建基地、找销路……最初创业,覃柳杨建了12个大棚,只有单一的品种平菇,每天半夜和工人一起摘菇,凌晨自己拉菇到批发市场卖她一方面要开拓市场,一方面还得抓产量,每天都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转 3月8日,覃柳杨在向来访种植基地的女士传授创业经验(佛山日报记者黎汉沿摄) 一直以来,热心公益慈善的她经常给残疾人送菇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认为,扶贫助残并不在于给予金钱,而是在于为贫困中的人们提供一个就业机会和自我生存发展的空间”基于这种理念,从2014年底起,覃柳杨积极配合市、区残联,为残疾人食用菌种养技术提供技术培训 “从大年初二起,我每天都有100多斤的菇收成,这还是多亏秀珍菇汤的做法柳姑娘给我提供菇包、技术指导,包销产品”40多岁的残疾人冼志明开心地说2015年9月,他上门向覃柳杨求教,在覃柳杨的帮助下,他走上了种植蘑菇之路目前,他种植了4000多个菇包、1亩的松茸 去年,南海10多名残疾人希望通过种菇创业为帮助他们,覃柳杨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从最初的选址、搭棚、布局,到消毒,都是义务帮助他们,并给他们提供种苗、技术和包销在覃柳杨不遗余力的帮助下,现在他们种的菇都有收成了 --> /enpproperty--> 授人以渔帮助残疾人自力更生 因销路受阻她一筹莫展时,2014年元旦,她得到了更合镇妇联的帮助,妇联帮她联系了电视台为她做了一次免费宣传节目节目一播出效果非常好,销售局面马上打开了,令她重获创业信心 “你真傻,放着好秀珍菇鸡蛋汤的做法好的生意和少奶奶不做,偏喜欢做农民,种地是没有出路的……”面对家人和朋友的冷嘲热讽、好心劝说,覃柳杨选择坦然面对 作为一名大学学经济的外来媳妇,覃柳杨通过考察,认为食用菌种植在佛山乃至华南地区还是新兴产业,食用菌的现代化生产还是凤毛麟角,于是高明鹏鹄菌业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女老板摇身一变成菇农 带动残疾人致富 随着基地迅速发展、名气日盛,覃柳杨希望能带动更多乡亲一起种植蘑菇,共同致富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ovalino.com/pgsp/7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