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1-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前言

甲虫饲育的四个要素是:食材、温控、亲代(血统)和管理。温控方面用冰箱,空调,加热器这些设备就能搞定。亲代(血统)的选择,只要肯投入资金,也能解决。管理的话需要饲育者们长期坚持不懈的经验积累,每个饲育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技巧,所以很难用一纸文章一概而论。

剩下的食材,是甲虫饲育里最值得研究、最有学问的一门课程的。很多饲育者会经常困惑,食材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菌瓶真的比木屑好用吗?为什么大家都说很好的食材,我用了就养不出大虫?

因此,我就利用这些年来的经验,给大家深度解析一下甲虫食材。

甲虫食性解析

无论野外还是人工饲育环境下,甲虫幼虫吃的都是腐殖物,也就是朽木、腐殖土、腐叶土这些被真菌降解过的有机物。而甲虫幼虫主要所需的营养元素就是这些腐殖物里的纤维素。为什么甲虫要吃腐殖物,而不是吃生的木头?如果把生木头比作一幢大楼的话,里面的纤维素就好比钢筋,外面被裹上了水泥,叫做木质素。木质素在自然界只能被真菌降解,能降解木质素的动物只有白蚁一类(如有遗漏,请补充)。因此,我们常看到白蚁能够侵蚀生木头,而甲虫幼虫则不行。

所以甲虫要吃腐殖物。

自然界里的树木降解过程是:

一棵树死掉后,称为枯木,这时木质素大量存在,不能被甲虫取食。

随后真菌,特别是白腐菌一类在枯木里生长繁殖,木质素被逐步分解,木质越来越软,经历硬朽木,中朽木,软朽木三个阶段,直到瓦解成为自然朽木屑。硬朽木可以供大锹一类繁殖,中软朽木可以供其他锹形虫繁殖,自然朽木屑就能拿来饲育一般的锹形虫幼虫。

自然朽木屑继续降解腐化,成为颜色更深的腐殖土,这些腐殖土能饲育独角仙、姬兜等兜花臂的幼虫。

最后,腐殖土腐化为对甲虫没有营养的土壤。

自然环境里,能降解木质素的真菌分布世界各个角落,因此野生情况下的甲虫幼虫,不愁没有腐殖物来源。人工饲育情况下,如何把纤维素(钢筋)外面的木质素(水泥)短时间内去掉,从而让幼虫得以摄取纤维素呢?这就诞生了发酵木屑和菌瓶。

甲虫食材主要分为发酵木屑和菌瓶两大类。这些都是腐殖物,本质上大相径庭。通常说的腐殖土也是发酵木屑,只不过颜色比一般的发酵木屑要深,腐朽度更高,看起来像泥土,因此称作腐殖土。

发酵木屑原理:通过微生物降解生木屑中的木质素,从而让幼虫能够摄取纤维素转化为氨基酸,再合成蛋白质用于自身成长。

菌瓶原理:通过真菌降解生木屑,且让菌丝保持存活,让幼虫在摄取木屑里的纤维素的同时,菌丝也成了幼虫生长时的一部分蛋白质来源。

在清楚甲虫吃的是腐殖物,摄取的是纤维素之后,还有一点就是腐朽度的重要性。

打个比方,同样一碗米,煮熟了吃就能被人体充分吸收营养物质,半生不熟的吃下去营养吸收不全面,还容易闹肚子。同理,这就是腐朽度的重要性。不同的虫子一定要选择合适腐朽度的食材,不然营养再好,也是无法充分吸收的。

根据饲育经验所做的甲虫大致食性检索表:

发酵木屑解析

发酵木屑的原理

通过微生物降解生木屑中的木质素,从而让幼虫能够摄取纤维素转化为氨基酸,再合成蛋白质用于自身成长。

发酵木屑的大致工序

首先取得阔叶木生木屑,加入营养添加剂搅拌均匀,调制湿度45%~50%左右,放入透气的器皿里,保持松软,并且经常搅拌,在适宜的温度下,一般1~2个月即可发酵完毕,发酵完全的指标是木屑颜色变深,木质柔软且没有异味。

发酵木屑的准备

生木屑:生木屑的选材很重要,一定要用阔叶木生木屑,比如栎树,枫香等等有甲虫居住的树种。单一树种,颗粒粗细均匀,无杂质的木屑为优质选择。

添加剂:发酵木屑时的添加剂都是一般常见食材,比如红糖、面粉、麦麸这些都可以,主要就是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具体添加量我们在这里不做探讨,以激发虫友的想象空间。

容器:带孔的塑料整理箱即可,有场地的话可以直接地上堆翻。

湿度:45%~50%的湿度即可,也就是手握紧木屑,木屑不滴水,松手成团。如果太湿,木屑容易发臭或者无氧发酵,产生酒精。

温度:发酵时的最佳环境温度是25~28℃。低于20℃发酵缓慢,高于32℃发酵剧烈,不易控制腐朽度。

发酵木屑的详细过程

先将生木屑和添加剂混合,加水调制45%~50%的湿度后,倒入整理箱,装到六分满即可。不用压实,用棍子多插几个孔,盖上有孔的盖子。盖子上的孔要适量,太多的话水分蒸发太快。最后把整理箱放在25~28℃的环境里。

发酵木屑是好养发酵(有氧发酵),里面的好氧菌(比如放线菌)在温湿度适宜,养料充足的情况下,能迅速大量繁殖,从而在24小时后,木屑会剧烈升温。达到35~40℃,称为低温期。如果木屑一直没有升温,且有酸臭味。可能是湿度太大,温度太低,或者透气性不好,容易导致无氧发酵。无氧发酵,容易产生酒精,而不能有效分解木质素。这个时候就要调整温湿度,保持堆翻。

继续2~7天时间,木屑内部达到最高温度,进入高温期,65~75℃,并持续2~3天。内部的杂虫将被高温陆续杀死。好氧菌(比如放线菌)在这个时候开始分泌酵素,从而降解木质素。

有时候木屑正常升温时也会产生臭味,那是添加剂的蛋白质含量太高或者木屑透气性不好。

保持经常堆翻,可以增加木屑内部氧气含量,促进发酵进行。具体堆翻次数,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在25~28℃情况下,木屑发酵一个月左右,内部温度逐渐降低到接近环境温度,比环境温度仅高1~2℃即可完毕。如何判断木屑发酵是否完全?有三个判断标准:1、湿木屑在20~30℃环境下,没有升温。2、湿木屑用手指搓一下不会很生硬。3、木屑没有发酵时的臭味。

发酵好的木屑,可以放入冰箱冷冻3~7天,灭虫灭菌后再直接使用。也可以晒干后长期保存。干燥的木屑放1~2年都没有问题,湿木屑要在6个月内尽快用完。

把上面过程中发酵好的木屑,再按照同样步骤发酵一次,就是二次发酵木屑。

市面上有初级发酵木屑,深度发酵木屑。这是根据甲虫食性而生产的不同腐朽度的发酵木屑。

(以上所述为个人发酵木屑的过程。厂家发酵的过程不在这里赘述)

发酵木屑的品质

初级发酵木屑(一般发酵木屑),调湿的情况下,木质呈褐色,用手指搓动,不生硬也不是很柔软,腐朽度一般。

深度发酵木屑,调湿的情况下,木质呈深褐色到黑色,用手指搓动,十分柔软且腐朽度高。

发酵木屑的腐朽度,要结合颜色和木质柔软度两个指标来判断。

左边为初级发酵木屑,右边为深度发酵木屑。

虫友们可以自行发酵木屑,体验一下发酵乐趣。但是想通过个人发酵来满足养好虫的需求,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因为发酵木屑最重要的是稳定。生产稳定和品质稳定。如果虫友自己发酵,隔三差五断粮,就是生产不稳定。或者每次发酵出来腐朽度不一样,那就是品质不稳定。虫友个人发酵木屑的初衷是为了节省食材开支,但是如果生产和品质都不稳定,那最终结果都不会很理想。因此,个人发酵木屑纯属体验发酵乐趣的话是很好,要想长期,稳定地养好虫子,还是建议虫友们选择市面上可靠的、稳定的食材。通过生产稳定、品质稳定的发酵木屑所养出来的称心如意的大虫子,那种内心获得的成就感,远远比我们投入的几十块食材成本来得大。

发酵木屑的使用

初级发酵木屑,适合绝大部分锹形虫,及五角大兜属,南洋大兜属的繁殖和饲育。

深度发酵木屑,适合绝大部分兜花臂,及深山锹属,圆翅锹属,鬼艳锹属的繁殖和饲育。

深度发酵木屑饲育的65mm+血红两点赤锯锹形虫

初级发酵木屑饲育的高加索南洋大兜CC原名亚种

使用深度发酵木屑可让深山锹形虫轻松繁殖

用发酵木屑喂养幼虫时的具体步骤:

1、将发酵木屑加水调整到45%~50%的湿度,也就是用手捏紧木屑不滴水,松手木屑成团的湿度。量化的话,就是1公斤干木屑配1公斤水。

2、搅拌均匀的木屑,最好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以上再使用。

3、将木屑压入幼虫饲育盒,压实8~9分满即可。然后用松软木屑填满容器。

4、最后在木屑中间挖一个洞,放入幼虫,盖上盖子,放在合适的温度下即可。

5、平均2~3个月换一次木屑,其余时间不要随意搬弄容器,更不要挖开幼虫打扰。

发酵木屑饲育法可以搞定大部分甲虫饲育,只要稍微做好温控,合理掌握换食时间,都能养出不错的个体。但是Dorcus属锹中,中国大锹、红背刀锹等品种用发酵木屑很难养出理想个体,甚至小的可怜。还有黄金鬼锹和大黑艳锹用发酵木屑难以养活。因此,衍生出了另外一类食材——菌瓶。

发酵木屑的注意事项

1、发酵木屑在给幼虫食用时,会持续腐朽。基本3个月以上的深度发酵木屑,就很腐朽了,如果呈现烂泥状,不能再给其他甲虫食用。

2、发酵木屑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爆发了木蚋或者蚯蚓,最好就不要了。如果勉强能用,那一定要晒干,或者冰箱里冷冻3~7天,将杂虫冻死后再用。

3、根据甲虫食性选择合适的发酵木屑很重要。比如用初级发酵木屑繁殖深山锹属一类,或用深度发酵木屑饲育五角大兜属,成果就不理想。

菌瓶解析

菌瓶的原理通过真菌降解生木屑,且让菌丝保持存活,让幼虫在摄取木屑里纤维素的同时,菌丝也成了幼虫生长时的一部分蛋白质来源。

因此,能用菌饲育的幼虫,在用菌的情况下,要比发酵木屑更容易出现大个体和极限个体。比如用发酵木屑饲育中国大锹,通常公虫勉强55~65mm+左右,而用菌瓶饲育,就能轻松上70~75mm+。

根据甲虫的不同需求,一般生产的菌瓶有:秀珍菇、鲍鱼菇、云芝菌这三类。

秀珍菇和鲍鱼菇适用于D属锹、锯锹属等。

云芝菌适用于彩虹锹属、黄金鬼锹属、大黑艳锹属。

兜花臂的幼虫食性都偏腐,因此不用吃菌瓶,菌瓶对它们来说太生了,很难消化。

深山锹属、圆翅锹属、鬼艳锹属、细身属的幼虫,基本不吃菌,就算吃了也没有发酵木屑效果好。

D属锹、黄金鬼锹属、大黑艳锹属必须吃菌,后面两种吃木屑的话不是死亡就是迷你个体。

菌瓶制作的大致工序

将生木屑和营养添加剂混合均匀,调整到45%的湿度。然后压进耐~℃高温的塑料或玻璃容器里,压实后盖上盖子,盖子要带有透气孔,并贴着无纺布保湿透气。接着将菌瓶放入灭菌锅里高温杀菌6~12小时,具体杀菌时间根据菌瓶大小和温度决定。灭菌完毕后的菌瓶在无菌环境内接种菌体母种或原种。接种好后,放在20~24℃的环境里走菌即可。一般需要20~30天的时间才能走菌完毕。

第一瓶是刚做好的菌瓶,还没开始走菌。

第二瓶菌已经走了25天,底部还有点褐色生木屑。

第三瓶菌走了30天,已经走菌完毕,整瓶呈乳白色。

菌瓶的使用

菌瓶的使用要点是:温控、避光、少打扰

菌瓶里面都是有生命力的菌丝,是活性食材,所以温度控制尤为重要。秀珍菇菌丝的生长温度是2~28℃,如果我们用30℃甚至更高温度来使用菌瓶,别说养出大虫了,菌丝都已经在高温下迅速老化了。合理的菌瓶使用温度范围是20~24℃,这个温度下,所有菌瓶都能顺利使用。稳定的温度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避免菌瓶萌发子实体(发菇),我们在使用菌瓶的时候,利用的是菌丝的分解能力,并不需要萌发子实体。如果温度波动很大,很容易在第二天就看见白白胖胖的菇体。

其次是避光。菌瓶里的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而子实体需要散光或者温差才能萌发。因此,保持使用环境的黑暗可以有效避免萌发子实体。把菌瓶放在黑暗的房间里,或者盖上遮光物都是可以的。萌发子实体是很恼人的事情,长出的菇会和幼虫争夺木屑里的营养,并且加速菌瓶老化。

最后就是少打扰。经常有事没事把菌瓶拿起来看看,对甲虫幼虫具有一定的影响。甲虫受到惊吓后,在一定时间内是不敢进食的,还会逃窜,这样就不容易积攒脂肪。

因此,使用菌瓶这种活性食材,一定要做好温控、避光、少打扰这三个基本要素。如果三个要素没有满足,那用菌瓶的效果就和发酵木屑差不多。

所以现在如果有人问:菌瓶真的比木屑容易养出大个体吗?

大家心里都有数了吧。

用菌瓶喂养幼虫时的具体步骤

1、选择菌瓶大小。L1/L2的锹形虫幼虫使用ml菌瓶即可。L3的中小型锹形虫公虫使用1L菌瓶,母虫使用ml。L3的大型锹形虫公虫使用2L以上容器,母虫使用1L菌瓶。

2、打开菌瓶盖子,在菌瓶中央挖一个和幼虫同样体积的洞(如果使用云芝菌,把表面的厚菌膜给撕掉),将幼虫放入。

3、盖上盖子,将菌瓶放在18~24℃的黑暗环境里.

4、除了换瓶,平时千万不要打扰。平均2~3个月换一次瓶,具体换瓶时间是观察菌瓶里的白色菌丝。有60%~70%白色菌丝呈褐色木屑了,就需要换瓶。

使用虫社自行研发的菌瓶饲育出来的中国大锹形虫L3公虫

28.7g,激动人心~

换了第三瓶菌,希望体重能够保持下去

中国大锹用菌瓶饲育,掌握饲育的三个要素,破70mm+还是比较容易的。

用云芝菌瓶繁殖大黑艳锹时的具体步骤

除了活菌灵芝木,用云芝菌瓶繁殖大黑艳锹和黄金鬼锹形虫是最简便易行的办法。

1、准备10L的整理箱,底部铺上微湿的木屑,生木屑或发酵木屑都可以。

2、选择走完菌的云芝菌瓶,在中间挖一个洞,塞进母虫。因为不人为把母虫塞进菌瓶里的话,它会先在外面徘徊几天。

3、把菌瓶横躺在木屑表面即可。并在产房里放入果冻。菌瓶可放入1~2瓶。

4、产房置于22~24℃环境下,等3~4周左右,母虫出来进食,久久不钻入菌瓶,即可取出菌瓶。将菌瓶继续静置2周后,即可开挖取得L1幼虫。然后直接入新鲜云芝菌瓶。

5、一只大黑艳母虫整轮繁殖下来,需要耗费10个左右的云芝菌瓶。因为它有挑剔性,有些菌瓶在我们肉眼看来都一样,但是大黑艳母虫却不会在里面产卵。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用云芝菌瓶繁殖大黑艳锹形虫,产量比较稳定。黄金鬼锹形虫的繁殖也和大黑艳一模一样。

布置好的大黑艳锹形虫产房

由于担心母虫挑剔菌瓶,中途又追加了一瓶。图中这个菌瓶已经被母虫成功钻过。

从菌瓶侧壁可以清楚看到母虫产下的卵。

投产一个月后开挖

菌里陆续挖出更多的卵

这轮繁殖很成功,一瓶云芝菌就产了12颗卵。

菌瓶的注意事项

1、菌瓶入虫后的使用温度为18~24℃为宜,具体根据饲育品种而定。

2、闲置的菌瓶,可以在瓶口盖上塑料膜,然后上盖密封,放入冰箱保鲜层保存。在2~10℃下可以存放6~12个月,但是没必要放那么久,最好3~6个月内就要使用。

3、基本上能吃菌的幼虫,都能吃云芝菌,所以云芝菌是百搭的菌种。但是云芝菌没秀珍菇和鲍鱼菇耐高温,云芝菌瓶在25℃以上很容易老化。因此要合理选择所需菌瓶。

4、在20~24℃下,入了虫的菌瓶,超过5个月就太老了,就算幼虫没吃完,且还没老熟的迹象,也应该换新鲜食材。因此根据不同品种选择合适的菌瓶规格很重要,菌瓶太大,幼虫吃不完也是浪费。

5、最好在菌瓶走完菌的情况下入虫,不然幼虫钻到底部没有菌丝的地方,容易造成菌瓶感染霉菌。感染了霉菌的菌瓶,就不能再用了。

6、菌瓶本身就还有足够水分。就算使用过程中干掉了,也没必要加水。加水的话一来无法被吸收,二来容易感染霉菌。

结语

甲虫食材的正确使用,是饲育者饲育水平的体现。今天用这款食材,明天换成那款食材,这样是养不出好虫的。一定要选择单一,稳定的食材。

同样一款食材,为什么有些虫友就能养出大虫,有些虫友就不能。相信大家看了这篇文章,心里都有数了。

无论是发酵木屑还是菌瓶,饲育者和食材之间都需要一段磨合期。这磨合期就是观察这款食材腐朽度变化如何,幼虫进食情况如何等等。特别是菌瓶,如果没有一年的磨合期,没有熟悉菌的性质,难以养出理想个体。比如笔者第一年用菌的时候,放在亮堂堂的房间里使用,隔三差五发菇,养出来的中国大锹和木屑饲育成果差不多。现在,笔者用菌瓶已经可以轻松养出20~24g+的中国大锹形虫,羽化出70~72mm+的个体。而这些饲育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经历了很多的失败。

甲虫食材最重要的是生产稳定和品质稳定。

用好的食材和会用食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新手往往纠结于用好的食材:你的木屑最大能养多大呀?诸如此类纠结的心理。

一个饲育水平高的饲育者,应该是会用食材。会用食材就是熟悉这款食材的特性,度过磨合期,不断跌倒爬起,最后轻松驾驭,养出自己理想的虫子。

当你真正了解甲虫食材之后,才是踏上甲虫饲育的第一步。

一个用青春和生命在养虫的年轻人

向各位甲虫饲育爱好者

敬上

-MUYE-









































白癜风医院的最好治疗偏方
广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ovalino.com/pgsp/2433.html
------分隔线----------------------------